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觀從古至今的教育專業工作者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有人說:『地域不是18層,而是19層。』
『第19層關的是陳進興的老師,因為老師沒有教好他。』
雖然只是一則笑話,卻是讓我們從中省思教育的意義與重責大任。

韓愈在“師說”的文章裡面說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教師的任務不但在傳授專業學問,解除疑惑,也包括傳授道理,陶冶身心。
因此,身為一個專業教師,除了必須於專門知識技能、長期專門訓練、服務重於報酬的觀念、相當獨立自主性、自律的團體與明確的倫理信條、不斷的在職進修這六點上加以努力外,更要明白身為一個教師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

關於服務重於報酬的觀念,從古至今我們可以從世態的轉變中看出身為一個教師的價值觀對學生有著多大的影響。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代學者學習是為了進德修業,增益自我,為了圓滿自己的靈性進而造福眾生而學習。而今人學習則多數是為了以學問追求名利俸祿,為了增益物質生活的品質,為了贏得人爵,沽名釣譽,好向他人炫耀。現代教師若只是為追求個人於社會上的光彩名望,或只為謀得優渥俸祿,則容易教育出只追求個人成就,而不肯為社會承擔責任的下一代,如此則有失為人師之職責。

而對於明確的倫理信條,是教師在培養社會棟樑之前,應該著重的根本。
曾經聽過某位家長說過:『我的兒子今年小學五年級,非常喜歡閱讀,舉凡古今中外的文學,百科全書等等,常與老師切磋琢磨,在知識上充實了很多個人獨特的見解,學業成績也很優秀,老師對他讚許有加,並以他為班上的榮耀,這樣的成就當然不能抹滅教師平日教導的功勞,但是,我的兒子卻因此而起了驕傲心,對於父母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常以不屑、瞧不起的態度加以批評,面對這樣的“優秀學子”老師似乎也不覺得有什麼危機,這樣的教育,不是我們想要的。』
因此,身為一個教師,如果光有學識上的專業性,而缺乏承擔對未來主人翁於品格心性上健全發展的教育責任,則容易讓下一代扭曲了為何而學習的正確認知。

我們再從專門知識和技能、長期的專門訓練、相當的獨立自主性、自律的團體、不斷的在職進修這幾點來說,孔夫子曾經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因此個人也認為,要名副其實的身為一個專業教師,不僅要於專業知識學問上的不斷充實,對於自身人格完整的發展,也要不斷的自我突破與學習,人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謙卑態度,尤其是對於中華優良傳統文化的學習與重視,以優良的傳統文化來栽培自己,引導學生,不是只有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亮麗的學業成績如果就代表著社會的安定,那麼當今社會也就不會存在著這麼多因道德淪喪而引發的亂象了。

¸.ܓ. ¸.°ܓ°.

讀經班的主任最近安排邀請了某位道外的講師來為家長們分享有關人格分析探索的課程,後學雖沒有在現場,但默默關心家長的學習心得之後,聽到了家長這樣的心聲:『講師分享的人格分析法讓我們剛開始聽得很興奮,講師大概是很專業吧,用她的自信刺激了大家想去探索自己跟別人性格的好奇心,但好奇興奮過了之後呢?是不是要進入找方法改善人格缺失的層面?如果講師能夠在散發出來的自信中,多分享一些改善的方法,尤其是自己身體力行之後的心得,這樣會更具有說服力。』

這樣的心聲回響帶引我們思考一個問題:
『教育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了解別人並不困難,了解自己並且改善自己才是最困難的,但因為改變會痛,於是人們總是停留在表層的學習,被學習中所帶出的興趣、新鮮感與刺激感蒙蔽了自我反省、自我改革的責任與動力。教育,是要栽培他人?還是也要同時栽培自己?教育,是要改變別人?還是也要同時改變自己?這是身為一個專業教師,或是講師應該自我反思的問題。

 
孔夫子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孟子也是,他們不但沒有因為身處在缺乏父愛的單親家庭中而變壞了,反而成為後代人心目中的師範表率。在那個時代,他們沒有所謂的教師評鑑與考核,只有從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所展現出來的德氣,來感昭教育學生,贏得學生的追隨與尊崇。而他們的教育重點就是注重在進德修業,增益自我,為了圓滿自己的靈性進而造福眾生而學習。孔子與孟子周遊列國之期間,雖沒有為自己謀得個人利益上的優渥俸祿,但他們最終卻是成為萬世萬代的子孫心目中,最專業的教育工作者。

¸.ܓ. ¸.°ܓ°.

謹以此篇拙見,代表家長傳達對教育的期待與心聲。
感謝教育社會學系-蔡宗河老師的指導
感謝您對於後學論點的認同。認識您真好!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凡事感恩,壓力即是助力。

 
 
凡事感恩,壓力即是助力。
記得去年接到上方通知,要後學在短短三天內完成一貫道通識教材整整五大冊的校稿工作。當下有幾秒鐘的念頭是抗拒的,因為覺得即使是不眠不休地做,也不可能完成,更何況自身又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但幾秒鐘之後,後學馬上收回負面念頭,改以感恩的心接下這個任務。

起初坐在桌前看著從崇正抱回來,從第一年到第五年,這厚厚的五大冊通識教材,一時間覺的困難重重,不知該如何下手而感到心情沉重。
正苦無方法時,又再次告訴自己:『與其坐在這裡苦惱,浪費時間,不如趕快想辦法突破。』
於是後學想到了多年前學過的多層次傳銷學,馬上著手列出校稿的方法與重點,再由祐平去懇請北部多位講師、同修們一同來完成。
接下來,真的在三天內完成了上方交辦的任務。
也因為這樣的機會,讓後學看了很多通識教材裡,前輩們那淵博深厚的道學分享,這個大收穫,是後學當初沒想到的啊
這過程讓後學體悟了一點:有時看似是自己受了委屈,受到不合理的要求,事過境遷才能體悟,真正得到大利益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關鍵就在於“接受”兩個字

放棄很容易,但遺憾將會是一輩子。
在習慣的領域當中達成目標,叫做“水到渠成”
在不習慣的領域中堅持到底,叫做“突破自我”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天底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只有被情緒搞砸的事情。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光是這個“提點”與“接受”就有很深的道理。
看到人事物不圓滿,雖然自認是一片公心的加以提點,但口氣態度若不圓滿,你這一片公心就喪失了效能,因為沒有幾人有虛心的功夫,能夠撥開你那層慍色的烏雲,直見你的公心。而你若真的是只求大局圓滿的公心一片,應該也願意為求圓滿而注意自己的口氣,更願意為達圓滿而低下自己的心氣。

本來是一片好意,對方不接受,到最後卻變成了好像是自己受了委屈。這份“委屈”應該不單是對方不肯“接受”才造成的,不能由一方承擔。
如果你真的是為他好,這次他不接受,就暫時不說,下次有機會再委婉勸說,這樣充滿愛心與耐心的諄諄教誨,又哪來的委屈呢?

“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給予提點”這個方法
比較能得到事情的圓滿,但往往被人們捨棄。
因為我們遇事第一時間,都會先看到別人的錯。

“定靜安慮得”是聖賢教導我們做人處世的方法
但我們很難做到,因為遇事只想趕快把它解決,
只想趕快排除糟糕事件給自己帶來的不安感。

常聽人說:『先學會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因此我也認為:【天底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只有被情緒搞砸的事情。】
只有在“定、靜、安”當中
我們才能生出“慮”的智慧。
當一個人能夠進入“定靜安慮”的層次時,
看事情的層面也不會老是看到別人的問題,
才能得到“自省,而後解決問題”的收穫。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能積德為產業,強勝於美宅良田。


 

孔子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
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春秋戰國時代的楚莊王,有一次打了勝戰,就在宮中大宴賓客和眾臣們,並讓自己最寵愛的妃子“許姬”輪流替眾臣們斟酒助興。
這時突然一陣大風吹來,將蠟燭吹滅了,黑暗中有人扯住許姬的衣服,想要輕薄她。於是,許姬在驚慌之下順手拔下那人的帽纓,之後馬上跑到楚莊王面前告狀:『大王,有人想趁機在黑暗中調戲我,我已拔下他的帽纓,請大王趕快吩咐點燈,看看誰沒有帽纓,就把他抓起來處置!』

楚莊王聽完對許姬說:『今晚酒酣耳熱,我希望大家賓主盡歡,酒後難免會失態。』
於是楚莊王轉而告訴大家,要大家全部扯下自己的帽纓,如此才能同飲盡歡。
等大家都扯下自己的帽纓之後,才命令重新點燃蠟燭。
眾臣們在一片歡笑聲中,繼續痛快暢飲,果然是賓主盡歡。

數年後,一次晉楚交戰,楚莊王在戰場上看到一位將官出生入死、英勇過人,
士兵們也在他奮勇殺敵的感召下,個個士氣激昂,終於打了一場漂亮的勝戰。
楚莊王召這位將官入宮,問他:『寡人平時並未特別厚待你,為何在戰場上你會表現出異人的英雄氣概?』
這位將官說:『三年前,在一場宮中晚宴,臣酒後失態,欲輕薄許姬,卻被許姬拔下帽纓,當時羞愧難當,本罪該萬死,但大王您設身處地為臣著想,化解了卑臣的窘境。因此,罪臣只能在戰場上萬死不辭的為國賣命,才能報答大王的恩澤啊!』

¸.ܓ. ¸.°ܓ°.

人生真正的成功,不是擁有名利財富
而是一生中沒有敵人
人生真正的成就,不是你贏過多少人
而是你幫助過多少人

貧莫貧於未聞道,富莫富於蓄道德;
能積德為產業,強勝於美宅良田。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君子立長志



一只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只舊鐘當中。
兩只舊鐘“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
其中一只舊鐘對小鐘說︰
『年輕人,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
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後,恐怕會吃不消。』

『天哪﹗三千二百萬次!』小鐘驚恐萬分!
『要我做這麼大的事!哪有可能?』

另一只舊鐘說︰
『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
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
小鐘半信半疑的說:『好吧,我就試試吧!』

小鐘輕鬆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它也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 ◕‿✿ ❤✿♫✿❤~

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目標達成...
但成功卻又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
懈怠和不自信讓我們懷疑自己,放棄努力。

其實,我們不必質疑自己學道能否有成…
只要將學來的道理一點一滴地落實就好...
我們不必質疑自己能否達成修辦的目標…
只要每天睡前都能自我反省,檢視一番:
『我今天做了什麼?我明天該做什麼?』
然後努力去執行,就像那只鐘一樣…
每秒鐘“滴答、滴答”的擺一下…
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滋潤我們的修辦人生
~❤✿♫✿❤ ◕‿✿ ❤✿♫✿❤~

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
再多的感動,都不及一個付諸行動。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從孟子的社會觀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

 

滕文公當上滕國的君王之後,果真受到孟子的鼓勵實行仁政,楚國有一位熱衷神農之學的許行,以及宋國學者陳相,先後都慕名移居到了滕國,他們都想要做聖人賢君的百姓。陳相後來認識了許行,對於許行“以農立國,與民同耕”的主張非常佩服。

有一天陳相去拜訪孟子,便推崇許行的言論。
陳相說:『滕文公雖然是賢君,但還不是聖人,真正的聖人要和百姓一起耕作、一面早晚燒飯,一面治理國事。』
孟子聽了之後反問陳相一連串的問題:
『許行衣服的布是自己織的嗎?他用的鍋子、鐵器都是自己做的嗎?』
陳相告訴孟子:『許行都是用他自己耕種的糧食去換來布、鍋子跟鐵器。』

孟子聽完便提醒陳相,既然許行也只是用耕種的糧食去換取生活必需品,為什麼君王不能用治理國家的智慧去換取生活必需品,一定要一面耕種一面治理國家呢?

孟子接著就用社會分工的理念告訴陳相: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 ✸¸.ჱܓ.☼ ✸¸.°ჱܓ°.☼ ❤

孟子認為許行的做法是極端的,荒唐的。因為天生萬物,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物有每物的特點與功用,同樣的,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社會的存在,就是為了分工合作,調整彼此的需要。孟子認為,許行提倡“與民同耕”的理論,是否定了個別差異與社會的組織。

孟子這番話,是從人性的根本上,社會的觀點上做出的評論,並無意氣用事。
無論是在社會上或是在道場,不計較誰做的多,誰做的少,不苛求樣樣都得事必躬親,只要各司其職,各盡其才,就能共同創造一番成就。
❤~☼ ✸¸.ჱܓ.☼ ✸¸.°ჱܓ°.☼ ❤

有一次孟子的學生問他:『為什麼別人都說你很好辯呢?』孟子無奈的回答:『我哪是好辯?邪說不息,孔子的學說就不能發揚光大,我是為了正人心,捍衛真理,不得已才辯的啊!!!』

復興中華文化這個口號是中國人感到光榮又喜悅的心聲。從孔子、孟子的周遊列國,到現今白陽修者的開荒闡道,努力將這王道推廣於世界各角落,讓外國人也能同霑法喜的,就是一群以“進德修業”為自我勉勵的愛道者,可說功不可沒

拜讀孟子一書之心得感想
從孟子的社會觀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上善若水家族



每日忙碌為啥樣?哪有時間替人想?
故能安逸誰不享?豈有傻瓜四處忙?

每天為了家庭忙的團團轉,我哪有時間修道?效法菩薩替人想?我每天忙的要死,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了,誰來替我想?不要去害人,心好就好了。誰像你們也太迷信了,有空閑不去做自己的事!東奔西跑的不曉得在忙些什麼?

  ¸.ܓ. ¸.°ܓ°.
效法菩薩佈金蓮的天道弟子們~
我們是迷信的傻瓜嗎?
今天能坐進此道,就表示我們累世的根基祖德,
佛緣的與眾不同了,怎麼會是傻瓜呢?
我們在學習菩薩普渡眾生的慈悲大愿…
這份慈心,怎麼會是迷信呢?

世界上也是有很多有慈悲心的好人,但是若沒有將自身的好修持,以及那份慈悲的心發揚光大,那頂多只是有能力約束自己,不成為社會的敗類跟負擔罷了。要幫助眾生洗滌無明,啟發眾生的良知,光是有慈悲心,而不將這份慈悲化為力量去做,就不是真慈悲了。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不管我們學習了之後自我改變多少?
以後能為眾生服務多少?
至少我們是願意肯定自己就是菩薩的化身!!!
只要你願意去服務自己家人以外的人,
就如同菩薩在為眾生灑甘露一樣,
你的存在是為了要利益眾生的,
這份善愿可說是震天地、驚鬼神啊!!!

 ~❤✿♫✿❤ ◕‿✿ ❤✿♫✿❤~

天下溺,援之以道。我們不是傻瓜!!!
我們是“上善若水家族”的天使!!!
上善若水家族~育化萬類如甘露
上善若水家族~利濟群生暢無阻
以柔克剛天下普~德之流行悅誠服
存菁去蕪~虛己實腹~千祥雲集具臻百福

我們都是“上善若水家族”的天使!!!
不要害怕!上天已為我們安排好一切…
盡管責任負起,勇往直前!!!
只要敢承擔,遇困自得上天撥轉!!!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以真心才能換真心

 
昨天同修安設佛堂,前賢們一大早就來行功了愿,匆忙吃過晚餐之後,大家又趕去參加月懺,沿路看到很多人在門前烤肉,大家才忽然想起:『對吼…明天是中秋節,明天還要再忙一天呢!沒關係,今年的中秋節這樣過最有意義了!』
在這個月圓時節,抬頭望望天上的明月,再看看同修們為道奔波的真心笑容,心裏感到無限溫馨感動,雖然我們沒有吃喝玩樂的中秋節,但我們很感恩,感恩上天賜給我們平安,不但是身安,心也安。身安心也能安,這真是大福報之人啊

我們常常說:修道能改變命運,可以躲災避難。
有時在成全人的時候,還會舉一些顯化的例子…
例如:誠心修道,遇到困難時,仙佛會幫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磚頭從高樓掉下來,從眼前飛過…
沒被砸到…!仙佛慈悲喔!
不小心被滾燙的開水淋到...
沒受傷,沒長水泡!仙佛慈悲喔!
公司經營不善準備裁員...
我沒被遣散!好加在!仙佛慈悲喔!
車子在高速公路上爆胎...
人車無恙!花錢消災!仙佛慈悲喔!

如果修道的信心是要在這種條件下建立起來的…
那這種“信心”是受外在環境所牽制的...
是會變動的“妄心”
不是自始至終,在人事物的變化中...
仍然如如不動的“真心”

我們都認同“以真才能換真”。
卻常常在不順心當中,讓挫敗、失意、怨恨的情緒來決定自己的腳步...

如果說,要在“順心”當中,才能看到“信心”...
那麼....在這種情況建立起來的“信心”....

還有什麼“真心”可言?

別人一句話,一件看不順眼的事,就起嗔忿之心,生氣怨懟,想破口大罵又不敢,一口氣又嚥不下來,沒有法喜之情,如此,心都不平安了,又哪來的躲災避難?
常言:『風雨中生信心』
信心不是在順心如意之下建立起來的。

是在遇艱難困苦,遭受批評毀謗之中才能顯出信心!
常言:『考驗中顯真心』
真心不是在聖凡如意之下彰顯出來的。

是在行有不得時,願意自我改變之中才能驗出真心!

平安從何而來?
不傲慢,心平氣和…自然身安、心也安。
祝大家中秋佳節快樂平安!身安心也安!

常懷感恩,心寬路就廣。

 
 
記得多年前有一次被車撞了…機車後視鏡碎了一地,剎車也斷了…而自己腳擦破了皮肉,當場血流的快速染紅了襪子…因當時正是下班時間,也正是車流量最多的時候…一陣陣的痛楚中,讓我感到更慌張的是一聲聲的喇叭聲…我吃力的從地上爬起來,往後一看…哇…車輛大排長龍了…

撞我的那位先生急忙趕過來探視,著急的問我要不要送醫?當時我心裡只想著要趕快讓交通恢復順暢…於是只跟那位先生說:『你給我一張名片就好…我沒事,手腳都沒斷,沒事的,你先把車開走吧,你看看,我們的不小心,已經造成大家的不方便了。』

感謝天恩師德,仙佛保佑...後來檢視之後發現,只是小腿擦破了皮,自己去打了一針破傷風…自己花了一點小錢修理機車…也就沒再找那位撞我的人了。
❤~☼ ✸¸.ჱܓ.☼ ✸¸.°ჱܓ°.☼ ✸

事經多年後,在一個下著小雨的陰雨天裡…
我開車欲前往客戶那裡,路經太平區樹孝路段…
看到前方有家素食店,心想:“午餐時間已到了,不如先用完餐再去好了”。就在停好車,打開車門的那一霎那,聽到一聲“碰碰..碰..”一對老夫妻騎著機車,就在我的車旁滑倒…
當時心想:糟糕,難道是開車門去撞到人家了?
趕緊往前查看,看到坐機車後座的老太太哀號著“腳好痛”...慌忙之中,趕緊載著老太太前往就近的醫院掛急診…也留在醫院看著醫生檢查傷口..。天啊…還真是嚴重啊…整隻小腿連皮帶肉的掀開來…已經看到骨頭了!!!

在醫院裡,我問老先生,你們是怎麼跌倒的?
老先生說:『你車門一開,我們就滑倒了…』
後學回答:『真不好意思,我動作太急了…
是被我嚇到嗎?還是被我的車門撞到了?』
〈其實,我開車門時,並沒有跟東西碰撞的感覺.老先生沒回答,我也沒有為自己辯解。〉
後來這位老先生說:『你給我一張名片就好…
其他事先不要擔心,我會再跟你聯絡。』
互相留下聯絡電話後,老先生一直催促著我:『你有事就先去忙,該忙什麼就先去忙。』

隔天等不到老先生的電話,我就主動打去關心。老先生說:你安心地做你的事,別掛意在心。
事隔幾天,我又打電話關心,並表明要去探望老太太…但這對明理的老夫妻,就是堅持不讓我去探望他們…還一直安慰我說:『別掛心,你安心去做你的事…』

事隔多年,每每想起此事,心裡就充滿著感恩。
這對老夫妻真是明理,如果他們一口咬定責任在我,或是藉此敲我一筆,我又能怎樣呢?
❤~☼ ✸¸.ჱܓ.☼ ✸¸.°ჱܓ°.☼ ✸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
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嚐。
常懷感恩,心寬路就廣!!!
生活中,總有順心與不順心的種種體驗…
只要凡事懂得感恩,不順心中也能淡定處之…
就算自己沒有錯,多留一步給人方便又何妨?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天使之愛

 
每個人都有“給予愛”的能力
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的親人…
這份愛很美麗,也很理所當然…
無怨無悔的愛著無血緣的眾生…
這份愛更博大、更深情、更悠遠…
這是來自菩薩心的天使之愛…!!!

關於“給予愛”的能力…
除了理所當然的愛以外…
你是否還深藏著更博大、更深情…
更悠遠的愛…在心靈深處,沒有釋放出來?

我們絕對有能力給予眾生深情的愛…
我們只是忘了自己原來就是一尊佛…
佛愛眾生是沒有界線,沒有停歇的時候。

要相信自己是一位能“給予愛”的天使…
要相信自己的愛,是菩薩心的天使之愛…
不是僅止能給予那份“理所當然”的愛…

無怨無悔的修辦志氣~是人生最美的姿態

 
一位經常被先生家暴的同修跟後學說:
『我真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力量讓我支撐到現在…』
曾經也走過如此無助、惶恐、沮喪的我…
此時也不知道能給你什麼樣實質的幫助…

但請你一定要相信上天!!!
相信自己有勇氣可以走過!!!
並且為自己能有此歷練的機會感到驕傲!!!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是億萬富翁…
而是在屈辱中還能擁有無限的寬容…
你可知道,你有多麼的富有美麗嗎?
因為…你美麗的心有著無限的寬容…
你還擁有著~人生最美麗的姿態…
那份“無怨無悔~義無反顧”的修辦志氣…
就是人生最美麗,最美麗的姿態了!!!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維護古禮人人有責


 
一位名牌外科醫生給病人做腹部開刀手術,一個新來的護士負責供應手術器具,開刀完成要開始縫合傷口時,這個小護士竟然大膽堅持醫生停止縫合。所有的護士都大吃一驚,他是大牌醫生怎麼會出錯?小小護士又怎麼能當場給他難堪?
原來,她依步驟檢查所有的設備與材料是否完整無誤之後,她告訴開刀醫生:『我準備了12塊紗布,現在只有11塊,還有一塊沒拿出來,必須再找到那一塊。』
不料醫生斷然宣稱『不,我全部拿出來了。』
小護士還是抗議『不,我們用了12塊紗布!!!』
醫生鎮定地說:我會負起全責,縫合傷口吧。
不不,不行就是不行!!!小護士堅持不讓步。
這時醫生抬起頭來,露出他偷偷藏起來的第12塊紗布...
著說:『由於妳的堅持與勇氣,將來妳走到哪裡都會成功的。』

近來生活周邊發生的一些現象,讓人感到有種無奈的無力感…尤其感歎人們對於古禮的奉行與遵守,是那麼的陌生,那麼的不屑。甚至有些學道之士…對於古禮的奉行,也未必事事拳拳服膺。道理是道理,但有時雖明知該奉行該遵守,卻因為沒人這麼做,因此,不但沒勇氣去做,還會自我安慰的說:『時代不同了,別庸人自擾。』


 
跟朋友談起心中的感慨…回應的大都只是:
『別想太多,你想太多了...』
這像是安慰...又似乎少了那麼一點勇氣的話...
彷彿提醒我,講這些跟現今時代是牴觸的...
是不受人們歡迎的。

是啊…人們就是不肯『想多一點,多想一步。』
演變成現今的孩子心中奉行的不是道德古禮…
而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不肯多想幾步…
於是人們隨著時代潮流,是非不分盲目追求…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不肯多想幾步…
於是孩子可以公然在公車上與長輩嗆聲對罵…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不肯多想幾步…
於是只要不高興就可以在FB罵髒話展現自我…

『堅持做對的事,維護古禮人人有責。』
這正是修辦路上最基本的態度。
如果你看到親友或同修有不好的理念行為…
是要保持沉默以保身?還是要勇敢諫言?
即使你只是一個晚輩,是一個後進…
你願意為真理而言,為維護古禮挺身而出嗎?
還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了,也沒人敢說…
所以“不要想太多,不要說太多”的逃避態度...
就順理成章變成是“大智若愚”的智者表現了?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當一個愛的守護者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
『好累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乍聽起來…
好像是說“累”的原因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其實不然,不知道原因的累,往往都是自心累了。人累了,休息一下睡個覺、渡個假,很快就能恢復。心若累了,沒有找出問題的源頭..即使休息再多時間也無用。


為什麼心會累呢?因為“有所執”…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是累世的因緣聚合
在這因緣聚合的輪迴當中…
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叫做“學習”
父母愛孩子,要學習的是:『只有愛與引導』
沒有以愛為名,行使掌控孩子一切發展的執念。
夫妻恩愛,要學習的是:『只有愛與尊重』
沒有以愛為名,行使掌控伴侶自我空間的執念。

當後進有優秀表現時,比如說站起來立清口愿…
我們喜極而泣…覺得自己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當後進無明懈怠時,心裡就浮現這個念頭了…
『心好累喔…我都快走不下去了…』

『覺得自己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這就有所執了
你怎麼確定他的清口善愿是因你的成全?
或許是在你好說歹說,從白天說到黑夜…
仍然無法感動他時,他卻因台上講師的一句話
或因台下小班長的一句話而受到了震撼啊….?
『心好累喔…我都快走不下去了』也是有所執了
修辦~難道只是為了貪執自己能辦出亮麗成績,或是帶出優秀後學時的那份虛榮嗎?
❤~☼ ✸¸.ჱܓ.☼ ✸¸.°ჱܓ°.☼ ✸

“尊貴的道”是上天降賜的,眾生也是上天的眾生,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天恩賜的,我們只是在行功消業了己愿而已。只要大家能學習天地的無為而為,竭盡己力的拚道務又不覺得是自己的功勞,盡心盡力的照顧後進又不貪執自己有多少後學,這樣的公心作為,上天看在眼裡定會加倍疼愛,暗中護佑,何患道務不興旺呢?

你心累了嗎?我們可以自己先問問自己:
『你是一個愛的守護者?還是執的守護者?』
如果我們能看得清、看得透,就能在各種因緣聚合的角色扮演中,扮演一個愛的守護者,而不是執的守護者。唯有扮演一個愛的守護者...一切所為皆無所求,無所執,心才不會累。

人類無明,一不順心就埋天怨地…
我們有看過太陽因此不照耀萬物嗎?
人類貪婪,為私慾任意破壞地球…
我們有看過大地因此不長養萬物嗎?

老子曰:『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天地雖生長萬物,養育萬物,但是天地不把萬物當作是自己的,天地生育萬物,養育萬物,做了天下所有的事,卻不仗恃自己的才能;長養萬物卻不認為自己是萬物的主人翁。像天地這種無為而為之德行,可稱為最深、最厚、最高、最遠的德行了。如果能學習天地的無貪無執,只在自己應盡的本分上盡心努力,那麼,即使面對再大再多的困難阻礙,心也不會累。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一雙筷子與一隻筷子的哲學

 
仙佛常慈悲一句話:
『不可小看自己,要看重自己。』
這鼓勵與器重的語氣,聽來是多麼的令人開心振奮…然而,我們可有深思過:如何做才是看重自己呢?後學想到了一雙筷子與一隻筷子的哲學…
用一雙筷子如果能輕易地吃飯,夾菜…
那麼少了一支筷子呢?若以數學的理論來說:

『二減一,是不是還能吃到一半呢?』
但事實不是這樣…是很難吃到東西了!!!
如同火車的鐵軌少了一條.車速不是減半,而是寸步難行;有企圖心而無持恆心,則企圖心只會成為幻影;有執行力而無毅力者,只會空留遺憾。

所以,成功並非取決於IQ或EQ的高低,或是有好的資質就保證能成功,而是有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充實自己的精神,再加上一份永不放棄的堅恆。

修道路上,上方常常以一句話來勉勵大家:
『要做個才德兼備的現代修道人』
人若有德無才,恐怕難以滿足現代眾生的需求,很多事情執行起來,常有事倍功半之累。那麼,人若有才無德,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呢?恐怕不是發揮一半,而是毫無作用。

所以,“不要小看自己”這句話..是不是告訴我們:『不是苛責別人都沒有看重你,而是你要先從真修實煉中看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的讓自己成為一個“才德兼備”的人..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與器重。』

在同修中,後學經常看到一種“小時候胖不是胖”的現象…有時我們很看好某位同修,可是最後卻是那個不被看好的人表現的出類拔萃。
真的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但後學絕對相信,一切的成長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他願意在真修實煉中,朝著“才德兼備”的目標努力學習而得來的成就。

從一雙筷子與一隻筷子的哲學中…
來體悟『看重自己』這句話…
您看到了自己可有少了哪一半呢?
是不是有想法卻少了做法?
是不是有心動卻少了行動?
是不是有才華卻忘了培德?
沒關係,只要肯真修實煉,就能補足缺少的那一半.只要肯努力,任何時候開始…都不嫌晚!!!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也許您聽過這則故事..
有兩個女人,坐在同一張桌子喝飲料。
其中一個,把雨傘靠在桌邊,另一個在喝完飲料時,迷迷糊糊的,順手拿起雨傘就走。
雨傘的主人大聲說:「喂!妳拿了我的雨傘。」
前面那個女人一臉尷尬,紅著臉向對方道歉,說是忘了自已沒帶傘,一時誤拿。

這件事,讓她想起需要買把雨傘,順便也買一把給孩子,於是她就去買了兩把傘。
回家的路上,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誤拿雨傘的女人坐在同一輛公車上。
那女人注視著那兩把雨傘,冷冷地說:
「我看妳今天的成績還不錯嘛!」
~★✿.•°¸.• ★✿.•°¸.• ★✿¸.• ★✿.•°¸.• ~
被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賊;
留長鬍子,也不一定是藝術家。
但有了「偏」見,就會把「人」看「扁」了。
更會經常犯了『一竿子打翻一條船』的錯誤。

昨晚到讀經班去分享課程,結束後,聽領班說有一位媽媽原本要報名參加心靈講座,卻被先生嚴厲的制止了,原因是:『先生的公司有一位自稱也是道親的朋友,卻是滿嘴的髒話不離口。』
於是先生嚴禁太太接近“道親”。
但是這位媽媽在昨晚聽了教育的理念之後,誠實的對前賢說:『其實,我跟我先生才要學習,我們只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自己的身教其實也很糟糕。』

這讓後學想起聖賢說的這句話:
『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簡單的一句話,卻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做到。
因為人性是好興風作浪的。看到人家的不好而去批評攻擊的嗔忿心,往往比看到人家的好,而努力去學習效法的歡喜心還來的多。
好學校有壞學生,壞學校也有好學生。
每個團體,總會有程度不一,良莠不齊的現象。
對於學習,我們要有“分辨是非,見賢思齊”
的智慧,和“見不賢內自省,改變自己”的勇氣。
如果沒有『見賢思齊』的智慧...那麼,即使再多的德者貴人在我們的身邊,對我們的成長也未必有所幫助;如果沒有『見不賢內自省』的勇氣,那麼,說了那些批評的言論...看在別人的眼中,也只不過落得“五十步笑百步”的笑話一場而已,對自身德行的提升,又有何幫助呢?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天底下沒有一種付出是白費的

 
 
一隻老鼠看到農夫買了一個捕鼠器
連忙逃到院子裡,驚恐的對其他動物說:
「房子裡有一個捕鼠器!」
公雞聽了只是咯咯叫:
「這只是跟你有關,對我並不困擾。」

豬同情的說:「我愛莫能助,但會為你祈禱。」
老鼠轉向牛,牛很淡定:「我很遺憾,但與我無關,它動不了我一根汗毛。」
沒有動物要幫牠出主意,老鼠垂頭喪氣的回到屋裡,沮喪又驚恐的遠遠看著捕鼠器。
一晚,捕鼠器捉到獵物,農夫太太匆忙去看,因為很暗,沒注意捕鼠器抓到的是一條毒蛇,結果手臂被咬了,農夫趕緊送她到醫院治療。
為了妻子的傷勢,農夫宰了雞,燉雞湯給她喝,但太太仍沒好轉;為了餵飽來照顧太太的鄰居,農民又宰了豬;幾天後,太太病情惡化過世,親友來參加葬禮,於是農夫又宰了牛,款待親友。
一隻蝴蝶輕輕拍動翅膀,可能在地球另一端掀起狂風暴雨;有些事情表面看似無關,卻可能呈現始料未及的結果。這則寓言中,捕鼠器下的犧牲者,最後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雞、豬和牛!

生活在地球村,大家都是命運共同體,不要當自私者,不要以為“吃素環保救地球”只是衛道人士的責任,不要以為這件事與自己不相干而冷眼旁觀。天災來臨時,誰能預料最先遭殃的會是誰?或許就是那些自認與自己不相干,或是只會冷眼旁觀,不肯付出一點努力的人。
對周遭人事物多關心一點,多付出一點,小小的改變,就可能影響後續的發展,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自己。
❤~☼ ✸¸.ჱܓ.☼ ✸¸.°ჱܓ°.☼ ✸

天底下沒有一種付出是白費的
只是將來回饋的時機早晚而已
為了方便照顧後進,於是有了小組運作的模式
但是,無論如何…一切都要懂得飲水思源。
沒有區域,哪來的小組運作?
沒有道務中心,哪來的區域?
沒有上天的道,哪來的道務中心?
因此,格局不要太狹隘,照顧自己的小組之餘,也當多多伸出援手支援比較弱的小組。或許現在的你無法體會什麼叫做“無助”…但風水輪流轉,有一天你的小組需要幫忙照顧…而大家無法支援你的時候,就能體會什麼叫做“無助”了

千萬別在需要您支援時,毫不考慮的一句“沒空”就回絕了,如果能先以一份同理心去看待對方的無助,那怕只是幫一點小忙,不但能給對方一些溫暖,無形中也是為自己儲存未來遇到困難時,那溫暖你心靈的力量。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肯定自己~所以隨遇而安

 
 
一位單親媽媽多年來獨自含辛茹苦的扶養孩子,夫家的一位長輩〈叔叔〉不曾關心她們母子的生活,最近突然跑來對她興師問罪,責怪她不該讓孩子那麼小就接觸宗教信仰,這位媽媽對於夫家叔叔的過度關心感到困擾,求救於後學,後學於是請她帶這位長輩來佛堂喝茶坐坐。

這位長輩來到佛堂後,一開始像是黑道來討債談判似的,態度趾高氣昂的從頭到尾都不正眼瞧後學。他自豪地說:『我年輕時就接觸過很多宗教,什麼道理我都聽過了,說的都一樣,我是不會迷信的。』他認為孩子心智未成熟,當媽媽的不該強行將迷信的宗教信仰灌輸在孩子的身上。

後學平靜地回答他:『這些孩子經過讀經品格的學習,聖賢智慧的薰陶,不貪圖享樂,勤儉樸實,友愛兄弟姊妹,尊敬師長,孝順父母,這樣的教育,怎會是迷信呢?您也別擔心孩子心智不成熟,有一句話說“道理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我覺得這些孩子跟那些平常只會對宗教信仰評長論短,轉個身卻是繼續著吃喝瞟賭,放蕩淫⋯⋯
樂行為的大人們比起來,心智可成熟多了!他們懂得把學來的道理落實於生活中,這樣的心智怎會是不成熟的呢?一個單親媽媽能夠將孩子教養的那麼好,您應該為她感到高興才對,這麼多年來,您也不曾關心過她們母子,現在突然跑來質疑這些,實在讓晚輩們無所適從,何不將您的關心化為行動,以後的日子裡,就跟著您的姪媳婦與孩子們一同來佛堂了解學習,這樣就可以解開您心中的疑惑了。』說完,這位長輩一時語塞,半响說不出話來。〈事後聽說,這位長輩就是因賭博而將家產敗光的人。〉其實,後學並不知情,只是巧合說中而已。
★✿.•°¸.• ★✿.•°¸.• ★✿¸.• ★✿

不能實踐於生活中的信仰,才是盲目的信仰。
如果你無法對身邊的人付出一點關懷,那麼你天天燒香拜佛、虔誠禱告,又有何意義呢?有一個富太太,經常帶著許多雞鴨魚肉到廟裡求神,希望神佛保佑她及她的家人。有一回,廟裡來了一位智者,看見富太太的行為,就趁著富太太不注意的時候,把她供奉神明的大魚大肉,分送給廟門口的飢民,接著,又把廟裡的神像全部砸爛。
不久,富太太發現自己帶來的供品不翼而飛,只剩下滿地的神像碎片,感到非常驚訝,問智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智者回說:「這些神像為了搶奪妳供奉的食物,爭得你死我活,最後同歸於盡。」
「這怎麼可能呢?」 富太太生氣地說:「你分明是在睜眼說瞎話,這些神像是泥塑的,怎麼可能打架?」
「這就是了!」智者不慌不忙地說:「這些神像是泥塑的,又怎麼會吃你帶來的食物呢?」
說完,智者示意富太太往廟門外看去,富太太看見那些飢餓的遊民們拿著她帶來的食物喜悅滿足地吃著,頓時豁然開朗

可不是嗎?如果我們不能愛人,又哪來的能力去愛神?如果我們不能為身邊的人付出些什麼,又該拿什麼去獻給上帝神佛呢?
一個人的富足,不在於他擁有多少,而在於他能付出多少。不管現在你遭遇到的問題有多嚴重,都一定有人比你有著更嚴重的麻煩、更難走的道路、更痛苦的經歷。而你能做的,就是去分擔他們的痛苦,給予他們全新的希望。只有成為一個給予者,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一旦你願意把愛分送出去,不但能夠自得其樂,還能自得其福。因為,福氣不是祈求得來的,而是付出之後不請自來的!

付出能得到什麼?
得到無上的法喜快樂。
何謂快樂?奉獻付出~所以快樂
何謂偉大?立己立人~所以偉大
何謂隨遇而安?毀譽褒貶無礙於心
堅守本份原則~這叫做“隨遇而安”
★✿.•°¸.• ★✿.•°¸.• ★✿¸.• ★✿
肯定自己~所以隨遇而安✿ノ◠‿◠)✿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春秋時期,衛國有一個名叫“哀鮐”的人
他的容貌雖然很醜陋,可不管是男人或女人,都喜歡和他交往,和他相處時,覺得他的親近隨和總讓人捨不得離去,更有女人說:『與其做別人的妻子,還不如做他的小妾。』他一無權位二無財產,也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和顯赫的功績,可是外表粗陋、其貌不揚的這位醜人卻受到所有人的喜愛和讚美。這使得魯國的魯哀工驚訝不已,於是就派人把他請回魯國加以觀察。相處不到一個月,魯哀公發現他在平淡中確實有過人之處,於是打從心底開始喜歡他並想加以重任他。但這個哀鮐不戀權位,在魯國當官不久之後,及辭謝了高位厚祿,回到衛國去。

對於此,魯哀公求教於孔子:
『這個哀鮐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孔子比喻說:『我曾經看過一群小豬在剛死的母豬身上吃奶,但不到一會兒都驚恐地逃開了,因為小豬發現母豬已不像活著時那樣親切。可見小豬愛母豬不是愛它的形體,而是愛主宰它形體的精神,愛它內在的品行。哀鮐這個人雖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與內在美必定超過一般人很多,所以大家都喜歡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內在美才可靠長久,值得追求和尊崇。雖然外在的容貌、身材、風采和權位,財產等也很吸引人,但是內在的品德、學識、真誠和自信等給人的感受更有魅力。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只有質樸的品格,不注重禮節儀表,就會顯得粗野;只注重禮節儀表,缺乏質樸的品格,就會顯得虛浮。只有兩樣配合適當,才算得上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中國人所崇尚的“儒雅風流”就是對孔子所倡導的“文質彬彬”的繼承與發展。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理直氣能和,才能看到“理”的尊貴



客人大聲指著面前的杯子,滿臉寒霜地說:
「小姐!妳過來!妳過來!看看!你們的牛奶是壞的!!!​
把我一杯紅茶都糟蹋了!」

 「真對不起!」服務小姐陪不是地笑道:
「我立刻給您換一杯。」
新紅茶很快就準備好了,碟邊跟前一杯一樣,
放著新鮮的檸檬和牛乳。

 小姐輕輕放在顧客面前,又輕聲地說:
「我是不是能建議您,如果放檸檬,就不要加牛奶,
因為有時候檸檬酸會造成牛奶結塊。」
顧客的臉,一下子紅了,匆匆喝完茶,走出去。

 有人笑問服務小姐:
「明明是他土包子一個,妳為什麼不直說呢?
他那麼粗魯地叫妳,妳為什麼不還他一點顏色?」
小姐說:「理不直的人,常用氣壯來壓人。
理直的人,要用氣和來交朋友!」
「正因為粗魯,所以要用婉轉的方法對待;
正因為道理一說就明白,所以用不著大聲!」

  ¸.ܓ. ¸.°ܓ°.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如果走到了死巷,無法再前進了怎麼辦?
唯有繞道而行…才有機會繼續前進的腳步。
或許繞道得多花一些時間,多費一些心思…
但是,至少還有機會到達你想到達的地方。

在通權達變中將原則掌握於心是“處事圓融”
在死守常規中使原則礙阻難行是“頑固執著”
我們都知道修道要明理
但是當這個人總是不明理時…
你又該如何引導他看到“理”呢?
理直氣能和,才能看到“理”的尊貴
理直氣不和,恐阻礙了“理”的通達
是以,不是有理的一方...就一定能最先到達終點。
只有願意改變自己,願意放下的人才是贏家…